2017年的第一個工作天,金緯管理處在花蓮最著名的翰品飯店,展開為期兩天的進修會~
準備好了嗎?我們看下去~
兩天一夜進修會講師 金緯管理處 古家羚總監(如上圖)
隨著世代的潮流,台灣民眾對於消費的觀念也漸漸的改觀,以往銷售人員都習慣帶著客戶買東西,逐漸的銷售人員已經明白陪著客戶買東西比指揮客戶買東西還要重要。
舉個在我朋友-阿翰身上發生的例子,前陣子因為工作需要,要購買一台等級較好的筆電,於是他找了比較懂電腦的朋友-小維幫他介紹,當他們來到3C商場的時候,小維就直接問他的需求,並且直接介紹要買哪一台電腦。
如果你是阿翰的話,你會買下介紹的電腦嗎?相信還是會吧!但只是沒這麼舒服而以,因為你會想要摸摸鍵盤,操作看看,再猶豫一下不是嗎?這就是以往客戶遭遇到的消費經驗
因此,面對客戶導向的世代,時時站在顧客的立場思考事情,為顧客的利益與方便設想,從陪著客戶買東西的角度出發,比直接提供商品給客戶更為重要。因此保險的銷售模式也應該漸漸的轉型為新的銷售模式,學會傾聽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與準客戶間的信任,不僅可以化解客戶的抱怨與拒絕,更可以達到情感面的建立與訴求。
#轉型的銷售模式
商品式行銷→需求導向行銷
說的多、聽的少→問的多、聽的多
人的保險→錢的保險
兩天一夜進修會-課程現場(如上圖)
課堂上,提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當你找不到到問題,就找不到需求與創造價值的機會」,讓我們重新思考一件事情,是不是有需多保戶都認為繳費保險費是一種支出的概念,認為保險規劃是屬於支出的項目…
我們是不是可以重新扭轉這個觀念呢?首先讓我們討論保戶為什麼願意規劃保險呢?也許有些客戶的想法是保險具有強迫儲蓄的概念,希望能夠將資金累積下來,盼望未來這筆資金可以成為未來的退休金帳戶使用,因此繳保費的支出概念就成為了準備未來退休的想法
-網路圖片
面對保險,香港首富李嘉誠有不同的想法…
富比士香港富豪榜中坐擁313億美元身家的李嘉誠連續17年成為香港首富。許多人不解,為什麼李嘉誠那麼有錢的人也要買保險?難道他的財富還不足以抵禦風險嗎?而首富李嘉誠是這樣解讀的,「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的個人的財富是給自己和親人買了充足的人壽保險」
-保險是保一個人賺錢的能力
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同一件事情,會發現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或許我們面對保險的思維,可以嘗試用不同的面向去思考…
家境不好的人買保險
買保險是因為保險可以有救命的錢,即使家境再不好,可以花一點小錢,買一份重疾險或是意外險,這樣遭遇到重大疾病或者是意外的時候,有救命錢
中產家庭買保險
買保險能保住自己的錢,面臨著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確定性,未來誰能知道怎麼樣呢?買一份保險,可以讓未來生活更確定,從長遠來看,也是未來的一種投資。透過意外險、重疾險、養老險、健康險保自己與家庭的未來
對富裕階層來說
買保險不是幫助我們賺錢,是保住我們賺到的錢,第一是用保險轉移風險,把損失降到最低,不損失我們賺到的錢,第二是把我們已經賺到的財富轉移到保險公司,用保險產品鎖住財富,避免民事債權,即債權債務糾紛
縱貫人的一生,有三把火不得不防,天災人禍、租稅債權、民事債權,你是否有想過你賺的錢,能不能保護你?還是面對財務風險時,你的資產因為法律規定,不再是你可以動用的錢呢?
面對人生的三把火,你會需要適合的工具協助避險,面對這三把火你可以考慮運用保險工具協助避險,保險契約實體上是以「現金」所構築的保價資產池,來積累個人的資產,為自己的家庭與企業建構資產的防火牆,因為當企業與個人財務風險發生時,保險契約是保障家庭財務的最後救命稻草
金緯管理處 古家羚總監(如圖左)
金緯管理處總監 古家羚分析說:許多民眾在財富管理的過程中,往往忽略財產類別的重要性,財產類別分為登記性與非登記性,即使我們知道財產應放在非登記性上比較好,但多數民眾都會忽視將財產放在登記性的項目上,所產生的影響(登記性項目:現金、股票、基金、不動產、連動債、股權、債權等…)
多數投資人習慣透過銀行辦理投資及理財項目,當獲利了結後,容易引發資產曝光等問題。舉例來說,當投資人選擇房地產做為投資工具,投資期間產生的投資績效轉入銀行將產生二次稅務,這當中容易引發勾稽一次稅的問題(也就是說,當投資人隱藏了一次稅而產生應稅未稅的問題,將由二次稅中曝光,導致連補帶罰的問題)
因此,財富管理建議可以透過保險契約的規劃進行累積,而這實際的過程是將現金變為保單價值,透過保費構築成保價資產池,有了資產池您可以將財富極大化、稅負極小化,
#反應在生活中是生前的時間流→45%所得稅[遞延課稅]
#反應在死亡時的現金流→10%遺產稅[有效稅源]
進行財富管理,多數投資人只專注在股票、基金、不動產、定存等資產配置上,鮮有人意識到當面臨投資失,也能重新創造東山再起的機會,資產重置的課題分為稅務管理、資產保全、傳承規劃等項目
(詳盡的資產重置內容將於近期高資產客戶課程中說明)
-網路圖片
不動產的贈與及繼承
人生的財富管理中,分為財富累積期間及達到目標後的財富自由,累積期間要思考的是理財工具的選擇,當財富從無到有後的下一步要思考的是資產要如何保存、保全、保護等三個項目。保存的項目中,我們會思考鎖利保本的角度去規劃;保全及保護的項目中,會需要思考法律機制的權衡問題,當人生面臨終結前會面臨如何進行生前贈與及死後繼承的傳承選擇中…
房產遺留給子女,小心子女繳重稅
子女繼承或受贈房產時,享有遺贈稅的節稅效果,但是將來出售時,會以時價為成本,計算綜所稅的財產交易所面臨的重稅反撲,反而得不償失。
建議父母可以選擇條件優良的房地產移轉給子女,移轉方式是市價售出,不應該選擇遺產繼承或地價贈與。
贈屋或贈金?
父母贈與現金給子女,由子女自行購屋比較省稅
父母若已經持有方產多年,土地增值稅已經偏高,只好留待日後以繼承方式,將房地產傳承給子女
父母名下房產若遇到傳承給晚輩,若贈與稅不高,可以考慮以市價出售給晚輩,子女匯款到父母帳戶,留下匯款紀錄,將來子女出售此房地產時,成本才不會偏低(如時價)
--------------------------------------------------------------------
(註解)進行所有權移轉時…
買賣:房/地依市價計算
贈與:房/地分別依公告地價、評定現值計算
繼承:依時價(公告地價+評定現值)
一房:評定現值、市價
一地:公告現值、市價
留言列表